4月龄新肝宝贝历险记---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

发布时间:2022-05-23 15:41:54

2022年5月,疫情封控下的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及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排除万难,联合救助了一位4月龄且患有急性肝衰竭的孩子---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历险记。

“宝宝黄疸降得很快,皮肤也没那么黄了,谢谢沈医生,也感谢岩华基金会对我们的帮助!”5月13日,华山医院普外科沈丛欢医生收到小彤妈妈发来的信息,内心满是欢喜,“宝宝术前胆红素(临床上判定黄疸的重要依据)500多,术后第二天就下降到100多,说明手术效果非常好。”

1.jpg


今年1月初,小彤出生后三天,家人便发现他皮肤和眼睛开始发黄,辗转多家医院治疗,病情反复。5月初,焦急的父母带他从安徽老家来到复旦儿科医院寻求帮助,经重症监护室全力救治后,暂时度过危险期。肝病病房谢主任评估后发现,小彤黄疸加深、大量腹水、凝血功能差、意识反应迟钝,病情日趋严重,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亟需肝移植手术。

2.jpg


谢主任立即与华山医院肝移植团队联系,并将患儿情况向华山-儿科医院儿童肝移植协作团队转达。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华山肝移植团队于5月9日晚将愿意捐肝的小彤父亲收入普外科隔离病房,并于10日完成一系列术前检查。同时,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与孩子母亲积极沟通,为申请儿童肝移植救助对接材料。虽然疫情下困难重重,但医院与基金会并未因此而放慢救助孩子的步伐,三方积极配合、争分夺秒,为的就是能让孩子尽早开始接受肝移植手术。

3.jpg


       5月11日上午,在肝移植团队通过腹腔镜手术切取小彤父亲肝左外叶,并对其修整、减体积后,孩子父亲的205克供肝被成功移植入小彤体内。“手术非常成功,这样的儿童肝移植手术我们每年做四五十例,经验很丰富。不过这位孩子年纪只有4个月大,也是我们目前遇到的年龄偏小的孩子,这对医疗团队来说,无论是在手术期间还是术后管理方面都是一个挑战,但我们都一一克服了,整体救助过程还是相当顺利的。”沈丛欢医生说。

       5月12日上午,小彤术后恢复良好,成功撤掉呼吸机后被闭环转运至儿科医院,由PICU精心护理,目前已转入普通病房。小彤爸爸在华山医院普外科病房也恢复良好,已于16日出院。在救助过程中,华山与儿科医院密切配合,疫情期间患者转运遇到不少困难,儿科医院则派出了一支专业护送团队负责患者的全程往返转运,既保障了患者的安全,也做到了闭环管理。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则承担了孩子在华山医院治疗的全部医疗费用。

4.jpg


据悉,2015年7月,华山医院与儿科医院签署儿童肝移植合作协议。两家医院优势互补,长期合作开展儿童肝移植治疗项目,由华山医院的肝移植专家和儿科医院的PICU、普外科、肝病科专家提供医疗服务,实现患儿转诊、联合治疗无缝衔接,至今已合作救治患儿200余例,为200多个家庭带来生的希望。同时,上海市岩华公益基金会也与复旦华山医院、复旦儿科医院签署了儿童肝移植相关合作项目协议,共同致力于救助罹患终末期肝病且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们,让他们能向普通孩子一样---能笑、能跳、能如愿。

       此篇救助新闻曾在之前被央视客户端、人民日报、文汇报及新民晚报等共同报道。在此,特别感谢疫情期间仍坚持奋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也衷心祝愿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

5.jpg